受访专家: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 阳 丹
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郭诗颖
人们常说“人间烟火气,最抚凡人心”,但生活中,“烟火气”带来的污染问题一直为人所诟病,即便燃气灶取代了柴火土灶,这一问题仍未得到彻底解决。近日,美国斯坦福大学科学家发表在荷兰学术期刊《有害物质杂志》上的一项研究发现,家用燃气灶在燃烧时会释放出致癌物苯,在通风不良的厨房中,其浓度可能远超世界卫生组织设定的安全值,从而增加致癌风险。

斯坦福大学研究团队使用美国国家标准与技术研究院(NIST)开发的“多区域室内空气质量模型”,对苯在不同类型住宅中的浓度分布进行了模拟。研究测试的燃气灶包括天然气炉台和丙烷炉,并设置了三种抽吸效率的抽油烟机(25%、50%、75%),再搭配三种开窗方式(不开窗、开一点、一天都开着)。对比结果显示,烹饪期间厨房内苯浓度迅速上升,持续烹饪1~2小时后,苯开始从厨房向外扩散至其他房间。在“高频开火+不开窗+不开油烟机”的极端条件下,使用高苯排放燃气灶的630万人中,每年可能新增16~69例白血病病例。儿童是受影响最重群体,白血病风险明显高于成年人和老年人。若能使用高效抽油烟机同时开窗通风,可使厨房内的苯浓度显著下降,从而降低致癌风险。
重庆大学附属肿瘤医院肿瘤内科副主任医师阳丹在接受“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记者采访时表示,在通风措施不到位的厨房,苯积聚是难以忽视的健康隐患。“制作中餐常需要煎、炒、烹、炸等操作,特别是猛火爆炒、高温煎炸,不仅会产生大量油烟,燃气灶的持续燃烧还会释放出大量有害物质,苯就是其中之一。作为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定义的1类致癌物,苯的代谢产物会直接损伤骨髓造血细胞DNA,长期暴露其中与白血病、淋巴瘤等血液系统肿瘤存在明确关联。儿童因代谢速率快、呼吸频率高、免疫系统未发育完全等原因,更易受到伤害。”更重要的是,有害致癌物质暴露具有“累积效应”,长期低剂量接触致癌物会导致细胞损伤逐步累加,当影响程度达到有害水平,就可能引发癌症等疾病。
“尽管研究结果看起来吓人,也不意味着家中不能开火做饭,其提醒大家应提升健康防护意识,关键是做好‘开源’和‘节流’。”阳丹说,“节流”是指减少吸入,建议单次使用燃气灶的时间控制在20分钟内,减少爆炒、油炸等烹饪方式,并搭配电磁炉等非明火炊具,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有害物质的生成与残留;“开源”指加大排风,建议优先选用符合国家标准的强排式抽油烟机,采取“开窗+电风扇”的物理通风有助形成对流,使室内有害物质浓度大幅下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