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张海涛 通讯员 张宏怡 郭灿江
“走,去‘心灵驿站’EAP一下!”——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的厂矿车间,这句充满温度的口头禅正悄然流行。从井下矿工到车间技工,越来越多的职工在遇到困扰时,第一时间都会想到这个贴心的“心理管家”。

田庄选煤厂职工书屋
作为一家大型国有企业,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在加速建设全球优秀功能材料企业的进程中敏锐发现:随着产业转型升级的深入推进,职工面临的心理挑战与日俱增。工作压力、职业倦怠、家庭矛盾等“隐形负担”,正成为影响职工幸福感的新课题。
职工的心,企业的根。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创新践行“企业发展、职工共享”理念,将心理学专业方法深度融入思想政治工作,打造出独具特色的EAP(员工心理关爱计划)“平煤神马模式”,为十多万职工筑起一道温暖的“心理防护墙”,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心”思路。
立体关怀织就“心灵防护网”
“通过培训,我现在能更好地识别自己和组员的情绪状态”。在平煤神马集团心理素质提升训练营中,一名参加培训的班组长感慨道,中央财经大学心理学专家赵然和国际EAP协会主席史占彪的授课让他受益匪浅。如今,常态化心理培训已成为中国平煤神马集团 EAP 服务的重要抓手,持续为职工注入 “心灵养分”。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勘探工程处EAP心理拓展训练
早在2013年,该集团就引入EAP项目,组建专业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将心理健康服务与思想引领、安全生产、班组建设、服务员工、企业主体工作目标深度融合,通过知识宣讲、个案咨询、团体辅导等多元形式,帮助职工化解压力、改善情绪、重塑信心。
经过十多年深耕,该集团工会打造出EAP执行师、心理咨询师、应急干预、讲师等四支精锐队伍,并特聘心理医疗专家,全面开展心理健康服务,提升员工心理资本建设。
“四支队伍各司其职、协同发力。” 该集团工会生活部部长田利介绍道,EAP执行师团队统筹规划集团EAP服务战略,心理咨询师团队开展常态化心理咨询与疏导,应急干预团队专责处理职工突发心理危机事件,讲师团队则深入基层开展心理健康普及和团体心理辅导活动。这种专业化分工与联动机制,让职工心理健康服务既有 “顶层设计”,又能精准落地。
为实现服务全覆盖,该集团构建了 “集团—厂矿—区队车间” 三级网络,30余家基层单位设立职工心理服务中心,数百名专业 EAP人员下沉一线。作为枢纽的厂矿工会,通过 “自下而上收集需求、自上而下调配资源” 的双向联动模式,对重点个案实施分级干预,确保心理健康服务 “不漏一人”。
在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快乐班前会”团体心理辅导已坚持举办至第100期。前不久,矿掘进五队在开展“快乐班前会”活动时发现,单身职工小王近来工作心不在焉。矿EAP服务中心“阳光小院”及时介入,借助沙盘疗法帮助其释放内心压力。如今,这位曾经的“安全不放心人”已蜕变为班组“活跃分子”。
目前,这支由 5500 余人组成的EAP志愿者团队化身 “阳光使者”,不仅聚焦职场管理、班组建设等工作难题,更延伸至职工家庭关系、子女教育等生活领域,以专业服务打通心理健康 “最后一公里”,为职工构筑起全方位的心理防护网。
靶向治疗打造“心灵手术刀”
午后暖阳下,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勘探工程处的“心灵驿站”花香氤氲,质量管理办公室职工温鹏鹏正舒展筋骨,与同事交流养花心得。“这里就像职场充电站,看看花草、聊聊生活,压力瞬间消散。”这片办公楼间的“疗愈绿洲”,已成为厂区内新晋网红打卡地,也正是该集团创新构建EAP自助服务体系的生动缩影。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八矿EAP进班组团体沙盘游戏
近年来,平煤神马集团持续深化EAP服务模式创新,打造 “线上 + 线下 + 自助” 三位一体服务体系。
线下,组建专业团队,通过三级服务网络,提供面对面咨询、团体辅导、危机干预等服务。线上,依托 “企业微信” 平台上线的 “心工享” 模块,提供 24 小时在线心理咨询、专业心理测评及心理健康课程,让心理健康服务触手可及。此外,在矿区、车间等场所设立“阳光屋”“心灵驿站”,通过阅读、音乐、冥想等多种方式实现自我心理调节。田利说:“我们希望通过多元化服务场景,让职工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心理支持。”
在 EAP 服务实践中,该集团不仅构建起便捷的服务体系,更练就了精准干预的 “硬核本领”。
“多亏了EAP,拯救了我的家庭和事业。”谈起EAP,绞车司机李某激动不已。去年,因与妻子矛盾,借酒消愁的他在工作中险些酿成事故。心理咨询师徐飞通过心理疏导、认知行为疗法,帮助李某识别情绪诱因,并针对性开展共情沟通训练。如今,李某不仅成功戒酒、家庭重归和睦,工作上更是干劲十足,还被评为先进生产者。
通过长期数据分析与实践探索,该集团EAP志愿者团队精准锁定职场压力、婚恋矛盾、亲子关系等八类影响职工心理健康的核心问题,并聚焦生产一线操作工、高学历青年职工、中年员工、特殊困难群体及中层管理人员五大重点人群,针对不同问题、不同群体,分别开出暖心“药方”,为职工心理健康亮起“防护灯”。
“比如生产一线操作工长期倒班作业、重复劳动,情绪和工作状态易受影响,我们采取物质激励与精神激励并行策略,提升自我效能感。中层管理人员由于肩负重任,长期高压下易滋生强迫、焦虑等负面情绪,我们引入头脑风暴法、角色模型法等体验式培训,增强其抗压能力与团队协作水平。”田利说,我们还将深入剖析各群体特征,不仅做好心理疏导,还将向管理层提出系统性建议,构建更完善的心理健康保障体系,以 “靶向治疗” 思维,用专业、精准的心理健康服务,为职工幸福生活和企业高质量发展保驾护航。
创新融合孕育“心动能”
“心理资本也是生产力!” 回想起2023年9月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三矿安装队创下全岩保护层月进尺 136 米的行业纪录,队长李国奇感慨地说。

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十矿“阳光小院”矿井安全体验馆
此前,十三矿13070岩石保护层工作面因岩石硬度高、开采空间低、坡度大等施工难题,日推进仅 1 米。矿区领导通过 “当一天工人” 沉浸式体验发现施工困境后,在一对一谈心过程中敏锐捕捉到职工群体的畏难情绪。为破解职工心理瓶颈,李国奇主动找到矿工会EAP工作小组寻求帮助,通过系列团建活动重塑团队凝聚力,最终实现生产效率质的飞跃。
这一案例正是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党委将思想政治工作与员工心理健康关怀深度融合的创新探索。该集团党委创新推行体验式、体检式“两体”思想政治工作法,并与心理疏导机制有机结合,构建起独具特色的职工关爱体系。
作为先行试点,十三矿创造性地将心理辅导融入“两体” 工作法终端,依托 “领导干部当一天工人” 沉浸式体验、一对一深度谈心、动态管理台账、季度工作通报的 “四个一” 机制,精准把握职工思想脉搏;同时,以EAP多维服务体系为支撑,从心理健康筛查、情景模拟体验到个性化干预、结对跟踪回访,形成全流程闭环服务,有效培育职工阳光心态。
在“两体”与 EAP 结合实践的示范引领下,中国平煤神马集团EAP工作实现全方位拓展与深化。数据见证创新成效:近五年,中国平煤神马集团心理服务志愿者团队累计开展 500 余场心理服务活动,惠及职工近 10 万人次。随着职工心理健康水平显著提升,工作积极性与主动性持续增强,为企业高质量发展注入强劲 “心” 动力。
“我们将深化创新实践,与中科院心理研究所开展战略合作。” 田利说,未来将结合煤炭、尼龙、新能源三大支柱产业多元化发展特点,针对不同行业职工压力源开展深度调研,量身定制差异化心理服务体系,持续为企业发展注入澎湃动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