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消费需求持续升级,文旅产业正成为拉动经济增长的一大引擎。今年以来,从春节假期国内出游5.01亿人次,到“五一”假期国内出游3.14亿人次,我国旅游市场整体呈现火热而有序的景象。
亮眼数据的背后,离不开丰富多彩的旅游产品供给、文旅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更离不开各地优化服务护航文旅消费的创新实践。


产品上新 创新消费场景
今年以来,多地优化旅游产品供给,“上新”景点项目,带动旅游消费欣欣向荣。
夜幕降临,在山东淄博八大局便民市场,焕新打造的“这有局儿”文商旅综合体吸引了大量游客。用当地琉璃烧制技艺打造的七宝琉璃树成为游客打卡的热点之一。
淄博文旅发展集团有限公司副总经理王朋哲告诉记者,除了新场景新业态,他们还常态化开展沉浸式文化体验活动,通过场景重塑、业态升级,来进一步拉动本地餐饮、住宿及文化消费,形成“老城更新+文化消费”的新体验。

今年开通的太原市首条观光巴士线路也正日益成为市民和游客打卡的热点。这条线路不仅为人们提供了欣赏城市风景的新方式,也成为打造“公交+文旅”业态服务的新路径。车上还配备了专业的讲解员,为乘客提供详细的景点介绍。
乘客史先生在采访中表示,“这次坐观光公交,通过主持人的讲解,温故知新,了解我们太原很多新的、原来不知道的历史典故。我觉得非常有意义。”

多向赋能 优化服务供给
从近年来走红的爆款项目、热门城市来看,文旅产业愈发注重“体验为王”。
因为电影《哪吒2》而火爆“出圈”的贵阳越界影城,经常举办“花式宠粉”的活动。比如在影城门口摆起具有当地特色的“丝娃娃”长桌宴。

光影体验与烟火气交织,是当地文旅部门通过多向赋能,让“流量”变为“留量”的生动写照。

贵州省榕江县凭借“村超”赛事的持续热度,不断激发消费市场活力。当地推动文旅体融合发展,不仅组织了紧张激烈的足球比赛,还举办了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吸引了大量游客前来观赛游玩,实现消费市场繁荣与百姓增收双赢。

5月1日至5日,榕江县共接待游客40.93万余人次,同比增长10.5%,实现旅游综合收入4.08亿元,同比增长12.7%。

多方协同 提升服务品质
游客“用脚投票”是最真实的反馈,用心用情的服务总会迎来回报。
以云南墨江县为例,当地通过“节庆+文旅”模式,推出特色旅游线路,带动餐饮、住宿等产业发展。“五一”期间举办的墨江北回归线国际双胞胎节,吸引全球4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1.8万余对双胞胎参与。

云南省墨江县文旅局局长杨春德介绍,节庆期间,全县的机关事业单位的停车位提供给游客停车,全城的公共停车位免费开放,免费开放了夜间电影,设置了共享房间和帐篷酒店,全方位地为游客提供暖心的服务,有效地提升了广大游客的体验感,也得到了广大网友的好评和游客的好评。

今年,墨江县还把传统民俗活动“抹黑脸”狂欢进行了升级,将原本不易清洗的锅底灰替换为以咖啡粉为主要原料的抹黑脸粉。
杨春德表示,今年的抹黑脸粉是由60%的咖啡粉和40%的植物碳黑组成,也是免费向游客提供。“我们的抹黑粉已经达到了可食用的级别,在抹黑的同时可以闻到淡淡的咖啡的清香味,有效提高了我们广大游客的体验感”,他说。

这一带着咖香的创新也为当地旅游提供助力——“五一”期间,全县共接待游客26.97万人次,同比增长36.63%;实现旅游消费2.67亿元,同比增长39.79%。“墨江全部人都在齐心做事,觉得大家都非常友好”,游客宝政艳说。
杨春德表示,“接下来,将持续地关注广大网友的留言,不断地改进不足,提升服务能力,有效地提高游客的体验感。”

各地以更优服务繁荣文旅市场,不止于口号,更在于行动。
“我们设置双语咨询台,配备智能查验台、同屏翻译器等设备,力争提供更加高效顺畅通关体验。”
“对老年群体健康需求,本趟专列特别安排了控油、控盐餐食。”
“我们安排专人进行蹲点守护,及时处理解决充电过程中发现的问题。”
“在排队高峰期为游客准备了矿泉水、文创礼品,希望游客有一个非常美好的旅游体验。”



当游客需求从“走马观花”转向“深度体验”,服务标准从“有没有”升级为“优不优”,产业竞争从“资源比拼”转向“体验决胜”,更优质的服务、更新颖的业态、更多元的场景让人们“心有所动、行有所至、游有所值”,不断释放出更大的经济增长动能。


统筹:吴炜玲
编导:何莉
作者:孙敏、赖秀红、常双赫
配音:王帅龙
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