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4月10日,济南市政府新闻办召开“聚力项目提升开创强省会建设新局面”主题系列新闻发布会第19场——山东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专场,介绍济南市推动开放型经济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记者从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新设企业1.5万家,占全市18.6%;实际使用外资5.8亿美元,占全市37%;进出口总额950亿元,占全市42%。

14项制度创新在全省复制推广
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党工委副书记张喆介绍,2024年,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按照“项目深化年”的安排部署,坚持以制度创新为核心,深入实施自贸试验区提升战略,带动全市深层次改革、高水平开放和高质量发展的强引擎作用日益凸显。
去年,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共新形成90余项制度创新成果,其中,网络货运平台涉税服务管理“票e真”模式入选商务部第五批“最佳实践案例”;不动产“带封过户”自行处置新模式、经营主体公益清算强制退出新机制2项成果推荐参评国家级复制推广案例;整车出口贸易便利化改革等14项成果在全省复制推广。
在工作中,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不断扩大制度型开放。在积极争取试点落地方面,推动“药食同源”商品进口通关便利化、生物医药研发用物品进口“白名单”等改革试点落地,在培育贸易新增长点、助力医药研发等领域发挥关键作用。高能级开放平台打造方面,建设全省首个跨境数字服务平台、“易鲁通”国际贸易产业综合服务平台等载体平台,助力企业拓展国际业务。同时,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还加快促进国际交流合作,打造国家文化出口和国家文化贸易“双基地”,带领沿黄九省500多个文化品牌走向国际市场,讲好黄河故事。

赋能产业发展,首创医疗设备跨境融资租赁模式
聚焦赋能产业发展,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积极推动生物医药等重点产业发展取得新成果。
围绕推动生物医药产业做大做强,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积极推进产业促进平台建设,推动细胞与基因产业入选省级战略性新兴产业集群。聚焦金融产业模式创新,推动山东绿色发展基金注册33亿济南基金。全省首创医疗设备跨境融资租赁模式,助力国产医疗设备出口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和地区。在文化产业创新发展方面,推动国家文化出口基地导入电竞动漫、数字藏品等新兴业态,首批吸引12家企业签约入驻。
同时,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积极推动联动创新建设取得新成效。
加强省级自贸联动创新区建设,建设山东算网济南都市圈算力服务专区,开展济南都市圈外国投资者主体资格证明文件互认,推动都市圈要素资源流通便利。加强黄河流域联动创新,构建“港口延伸、便捷通关、海铁联运、关港互动”的黄河流域内陆港群数字化创新发展模式,实现公铁水空多式联运、高效衔接。加强鲁疆、鲁琼自贸联动,与喀什自贸片区共建鲁疆企业出海(喀什)协同创新中心,推动开通首条济南-喀什货运专线。推动山东健康集团、省公共卫生临床中心等与海南博鳌乐城合作,共享海南医疗领域先进政策。
营商环境事关高水平对外开放。2024年,自贸试验区济南片区积极优化营商环境,高质量承接省级下放权限。用好114项省级权力事项,创新境外投资“一窗通办”,实现商务、发改境外投资业务并联办理,全年服务50余家企业对外投资1.56亿美元。
同时,积极推动人才服务便利化改革。全省率先实施外籍高层次人才制度型开放政策,开通外籍人才长期居留绿色通道。聚焦提升法治化国际化水平,推动中央法务区建设,建设运营省内首家鲁港澳三地联营律师事务所,与40余个国家、110个国际城市建设“全球一小时法律服务生态圈”。(济南日报·爱济南记者:张静)